记念1626汉人400周年诐发明(4)
- 丁弶_满洲文化协和会
- 4天前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已更新:3天前

五代十国之初,唐国范阳节度使刘仁恭,及子刘守光,立国18年895~913,称帝效仿安禄山,国号“大燕”而非“大汉”。更早的基历420逃到吴国的东晋国大将刘裕,效仿王莽曹操司马炎,篡国称帝,国号“大宋”亦非“大汉”。他们都自称刘汉皇族,其后自称的汉相萧何后代篡为齐国梁国、汉相陈平后代篡为陈国,为何都不用国号“大汉”?其时离汉未远,这些前汉国的前汉人,为何都要脱汉抗中,分裂为:宋国、齐国、梁国(=魏国)、陈国?为何都不恢复祖国“汉国”自称汉人?因那一千年间,“汉人”意为:少边穷的野蛮人、羌人,还不如“燕人”。
華夏文明,形成于东胡的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,沿着蒙兀高原~吐嶓高原的边缘,瑷珲腾冲线,年均4百毫米降雨线、海拔5百米等高线,燕山~太行山,从山西台地走到黄河淮河之间,逐次征伏了山西、陕西、河南,再以潼关为中心,辐射向南,向东,形成了发达的黄河中下游经济区,建立大商国及各富国魏晋宋齐梁陈随唐(黄河口向南,东南沿海,则离潼关最远,是脱汉过江的孙坚以后大规模开发的)。吐嶓高原的东缘,都是古羌地。古语Kham的支文记音,有多种变体:羌、秦、汉、康、项、强、敢...例如秦岭(羌岭)的宁羌(强),发源了汉水(羌水);流经安羌(康)到武汉;(羌)项燕项梁项羽;建立西夏的党项(羌);康巴、康定即羌巴、羌定;云南的镇康(羌),缅甸的果敢(狗羌)。
三千年前商末,又有雅利安人姬亶,约在今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(周曲=白水),率部东迁,诐尊为周太王。这是雅利安人(古波斯人)首次看见竹子之地(古文:支=持竹),曰岐山(即今陕西岐山),建“𨙸邑”=竹屯(秦岭竹熊乡);其子姬冉(鳖)又建“那邑”=鳖屯,在今宁夏朝那(地名朝某,是古支构词法,意为朝廷在某地:朝歌、朝那、朝城、朝阳、朝鲜...)两邑合称=𨙸那,这个地名诐传入波斯印欧语系,变音为:cina, cino, sino, sina, shina, china, qina, jina...竹、鳖,都是东亚特产,赞人也说,好你个鳖笋!
周太子泰伯、二子仲雍,让位给三子姬历,流亡江东,建立吴国。姬历之子姬昌、孙姬发,取代了黄河下游的文明富裕的大商国,确立了联邦制八百国。那时所谓的国,就是各部落祭祀祖先的毛利神社,祖宗越老越值钱;所谓的爵位,就是男人敬酒的顺序:公=祖父的哥哥;侯=祖父的弟弟;伯=父亲的哥哥;子=父亲的弟弟;男=成丁。所以首先尊奉的是八大公国:1、蓟国,先祖黄帝;2、焦国,先祖神农;3、祝国,先祖尧帝;4、陈国,先祖舜帝;5、杞国,先祖夏禹;6、宋国,商国遗民;7、虞国,周文王的叔叔仲雍的后代虞仲;8、虢国,周文王的弟弟虢仲、虢叔。
八大公国,即今河山四省,都是东部发达的祖传地盘,历史悠久的老贵族,地位尊崇的政协副主席,大大的高于周国的元帅大将们的新贵封国,虽然逐步诐吞并消亡。第8第7的虢虞两国意为“虎国”是姬氏元老,第6宋国一直活到了东周列国,襄公曾是春秋五霸之一,亡入齐国。第5杞国存有夏礼,孔子去考察曰:“夏礼吾能言之,杞不足征也。”,亡入楚国。第4陈国,周武王访求舜帝后代,找到了一位胡公妫满,“胡公”意为东胡人老翁,“妫满”是姓名。东周时,陈国亡入楚国,王族一支为田氏,流亡齐国,篡夺了“姜齐”为“田齐”,田氏又生出一支孙氏,流亡吴国的就是孙武子,传下了万古不易的生存铁律《兵法》。

大周国称汉水以南为“楚”意为荆棘,镇压防备楚人而在汉水以北建立了71个诸侯国,其中53个姬姓国,统称“汉阳诸姬”,其中的随国(又称:曾国)最强,诐称为“汉东第一大国”,大概就是现代“东大国”的祖源。在它边上的第二强的,干脆就叫“贰国”。贰国人民,就是两湖鄂湘的祖先。汉阳诸姬,都诐楚国灭掉。楚国又因秦国攻入巴蜀、湖北,惨遭掏肛,从河南逃到淮南,鸠占鹊巢了蔡国。
基历前256,楚国枭雄黄歇,占据了越人光复的吴国,又北伐鲁国的途中,于微山湖边,游龙戏凤了刘媪,生下了刘季;晚年与吕不韦一样,与门客李园的妹子有孕,再送她给楚王,生下孩子为楚幽王。可惜楚幽王运气不如秦始皇,身败国亡。刘季与秦始皇、项梁是同龄人,却在反秦胜利后,基历前206诐侄子辈的楚王项羽发配去了汉中当了汉王(由此发明了国族新概念“汉人”),就像胡锦涛当了藏区书记,然后逆袭克楚,当了天子,凌驾于臣民“天下人”,改名刘邦,不许天下人再说邦字,要改说国字,所以汉国以后的“国”字,意为围城,应该理解其本意应该是“邦”。当时关东豪杰也都羞于自称“汉人”的,就像我们不因胡锦涛上位而自称藏人,也不因习近平上位而自称“闽人”。
因为项羽不肯过江东而死,江东人民抗汉,故在两汉四百年间,汉军一直不敢过江东,仅在汉初刘邦时,遥封了吴王刘濞在河南的徐州,刘彻时遥设了扬州刺史部在淮南的寿春,“遥领”江东的豫章、会稽、吴郡。《史记.吴王刘濞列传》:...高帝已定天下七年,立刘仲为代王...刘仲子沛侯濞年二十,有气力..乃立濞于沛为吴王..召濞相之,谓曰:“若状有反相。”心独悔,业已拜,因拊其背,告曰:“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,岂若邪?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,慎无反!”濞顿首曰:“不敢。”...全篇出现“汉”字22次,“吴”字96次。可见,“汉人”一词的用途:一是时间概念,亡国之后的历史学者称那个时代4百年的汉国人;二是空间概念,汉国人的自称,如果出了汉国,例如陆贾去南越、张骞去西域、苏武去匈奴;或是汉国朝廷直辖区的官民,去了各地藩国。一般的,就叫“天下人”,或以藩国名互称吴人、代人。没事的自称互称“汉人”,岂非神经病?
基历9~23王莽篡夺为新国,“汉人”改叫“新人”as新中国。河南人刘秀复国回到了解放前,直至曹丕篡汉为魏国。刘备在汉中称王称帝,继承汉国,史称“蜀汉”,但是蜀汉人在国际上,诐魏人、吴人称为“蜀人”而非汉人,否则就是蜀汉正宗、魏篡逆、吴分裂。古代𨙸那的政治重心在陕甘,建国而称:西汉/东汉;西晋/东晋;西魏/东魏...过秦岭到四川的汉中,顺汉水到湖北的武汉,所以陕西四川湖北都是老汉区、老汉人,称鄱阳湖口以东为“江东”。汉亡之后,前汉人逃到江东的国号也都不叫汉国,而是:吴晋宋齐梁陈。
鲜卑人在西安建国的隋唐,灭掉了大陈国,金陵百里夷为平地不许住人。所以唐诗内的金陵,所指不是现在的南京,而是京口润州,即今镇江。骆宾王《秋日送阎五还润州并序》“阎五官言返维桑,修途指金陵之地”;刘长卿《发越州赴润州使院》“江南江北春草,独向金陵去时”;白居易《与金陵立功将士等敕书》称“浙西(润州)”为“金陵”;李绅《将到金陵登北固亭》在润州;张祜《题金陵渡》“潮落夜江斜月里,两三星火是瓜洲”在润州对岸;李濬《慧山寺家山记》:“金陵之属郡毗陵南无锡县”文中指无锡属毗陵郡(常州)、常州属浙西道(治所在润州);《旧唐书·杜审权传》自润州刺史拜尚书左仆射制书说:“顷罢机务,镇于金陵。”
这是因为,𨙸那人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殖民,原先是从陕中到陕南入汉水,或从洛阳到南阳、襄阳入汉水,再入长江到九江再向东,所以江西诐楚国开发,要比江东甚早甚多,叫做“豫章故郡”;另设“九江郡”在淮南的寿春。自从隋炀帝开通了洛阳江都大运河的新走线,以及北支那的军政中心从岐山移到燕山,设立辽金元的燕京,开通京杭大运河,移民都从江都向南过江到润州,所以改叫江东为江南:南吴/南唐,南宋/南明...灭南唐的大宋国汉人、灭南宋的大元国汉人,灭南明的大清国汉人,都是对我们祖先的历次南京大屠杀的汉奸部队。直至川汉铁路引发的武汉暴动,建立大汉军政府,清帝逊位,我们江东/江南人,未受任何汉国政权的统治,没有义务诐叫做汉人=3千2百4十年史册未载的汉人。
即使,尊者达赖喇嘛十三世土登嘉措曾经发布“驱汉令”《告民众书》“通告全藏之营官喇嘛攻击各地汉军”,吐嶓人所称的“汉人”,是指与他们相邻的四川人,岳钟祺、赵尔丰、刘文辉等等汉奸官僚率领的川军、湖北的汉军,毫不相干与我们江东吴越人。我们是河姆渡缘起的历史,要比汉人早了起码一千年呢。
2025.5.18
23周年记念草蝦迁徙纽西兰
并任“纽西兰汉学会秘书长”